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还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等。现在,社会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本文就中国社会建设的动因、现状、目标和发展阶段做一个分析。
一、中国已经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但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艰苦奋斗、几经曲折,终于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6.2万亿美元),按人民币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的3645 亿元,增长20.6 倍,年均递增9.9%。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2∶47.9∶23.9转变为2010年的10.1∶46.8∶43.1。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社会中期阶段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相比较而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建设还相对落后。以就业结构为例,1978 年的总就业人口中,一产占70.5%,二产占17.3%,三产占12.2%;2010年变化为一产占38.1%,二产占27.8%,三产占34.1%[1],已经是工业社会的就业结构。
在城乡结构中,1978年,中国总人口为962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只有17245万人,城市化率只有17.9%。2010年总人口达到133972万人,城镇人口达到6655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9.7%,比1978年增加31.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
在社会阶层结构中,1978年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现在已分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科技专业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等十个阶层。其中,中产阶层约为25%左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大分化,社会大流动,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民转化为二、三产业职工,每年有大批农民转为城镇居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未曾有过的大变局,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由农业国家的社会结构,转型为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国现在的一切进步皆源于此,都是由这个社会转型派生出来的,当然,中国现在的一切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也源于此[2],都是由这个社会转型产生的,确切地说,是由这个社会转型还不完善、还未完成而引起的。根据国际学术界关于工业社会阶段发展的指标衡量,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则还只是工业社会初期阶段的水平。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结构,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一般说来,经济结构变动在先,推动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持续变化,所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必须平衡、协调,相辅相成。国内、国外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稍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如果长期滞后,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从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现代化发展过程表明,欧美诸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也曾长期不平衡、不协调,经过不断的改革、调整,特别是二战以后,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体制改革,社会政策调整,进行社会治理,才逐步走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战后发展起来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接受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就比较重视社会体制改革,社会政策的调整,较早地进行“社会建设”,所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比较平稳,转型也比较快,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平衡协调,比较顺利地进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上世纪60年代,如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也很快,盛极一时,但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结构长期没有得到相应调整,致使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堕入了所谓的“拉美陷阱”。苏联剧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经济搞上去了,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军事、科技方面也很强,曾经是超级大国,但由于长期不进行社会体制改革,不搞“社会建设”,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不平衡、不协调,最终垮下来了。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倒塌,教训是十分惨痛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是一个整体,经济建设是最主要的,首先要实现经济现代化,但仅仅实现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接着实现社会建设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否则,就不能实现社会现代化,而且经济现代化也有倒退回去的危险。
二、中国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显现。一方面,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另一方面,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大量增加,负面的消息频传,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层面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肯定是正确的,但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做成了GDP挂帅,过分偏重经济建设,牺牲了农村、牺牲了资源和环境,压低了消费和人民生活,非经济方面的建设被搁置一边,导致了农村发展落后,城乡、地区、贫富差距扩大,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群体事件频繁发生,社会形势严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2007年中共十七大会议上,在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加进了社会建设,发展为“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个重要内容,写进了修改后的新党章中,这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2010年10月和2011年3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届第四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调今后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明显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促进社会和谐。
近几年来,特别是2011年春季以来,全国各地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蓬勃展开。例如,北京、上海、广东、大庆、南京等省、市组建了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或办公室,多数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社会建设领导小组,指定有关部门负责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协调安排、检查监督。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量增加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如,中央决定把“十二五”经济发展指标定为7% (“十一五”实际增长年均11.2%),腾出力量,大量增加对科技、教育、卫生、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重点解决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出台了教育、医疗卫生的改革、发展方案,解决好群众要求迫切的上学难和看病难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新增城镇二、三产业职工4500万人,要建设4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就业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如今,这些规划都在逐步实施,推进状况良好。
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每年约有1200万左右的农业人口进入城镇,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51.2% (2015年城市化率预计将达到53-54%),成为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各地正在加强对街道、社区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工作,把新老市民组织好、安排好,提供更好更方便的公共服务,做好基层社区的治理,促进新老市民的融合,建设互敬互爱、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
总体来说,新世纪以来,在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已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已得到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认同,在全国各地,各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已经普遍开展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正在改变“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的尴尬状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有所缓和。但是,由于社会建设诸方面的欠账太多,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时间太长,积累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加之我们进行社会建设还缺乏经验、缺乏理论指导,所以,要做好社会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已有的一些成绩,只能说是仅仅开了个头。
现在进行社会建设,就像当年进行经济建设那样。现阶段,中国发展要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出来了,但怎么进行?怎么实现?没有现成的答案,要靠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好在前三十年,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已经为进行社会建设奠定了十分雄厚的物质基础,好在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极其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好在前几年在党中央领导下,已经为社会建设开了个好头,方向和任务是明确的。现在的社会建设,就是要在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就各地各部门来说,要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根据中央关于社会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创造出各种像当年进行经济建设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那样的新的社会建设模式来,实现本地的社会现代化,并推动全国的社会现代化事业。可以相信,要不了多少年,各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结合本地实际的社会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实践模式就会涌现出来,中国的社会建设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三、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战略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形势大好,与此同时,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凸显。如何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如何消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国内、国外有各种议论。下一步是进行社会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重点进行政治体制建设?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国内、国际大局,审时度势,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并很快得到了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烈响应。从此,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就在全国开展起来。
为什么要选择社会建设作为下一步发展战略的重点呢?
第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现在很多省市的经济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社会指标还没有达到,必须补上这一课。
第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社会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教育、人才、科技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撑,可以大大增加国内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改变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局面。
第三,选择社会建设,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本身也是为了化解目前已经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并从源头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化解消极因素,增加和谐因素,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四,选择社会建设,改革社会体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也是为下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政治建设做好准备。各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如果没有社会体制改革为政治建设做准备,先搞政治民主化,再搞社会民主化,在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的时候,贸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不成功的。苏联崩溃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经济实现了基本现代化之后,选择社会建设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十分理性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可以预见,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是:第一步,实现经济现代化,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步,实现社会现代化;第三步,实现政治现代化;第四步,实现文化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是一项宏大、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显然不是五年、十年能够实现的,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奋斗。建设社会现代化,必须实现民生事业现代化(如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医疗现代化等)、社会组织现代化、社会管理现代化、社会体制现代化和社会结构现代化等等。可见,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都很不平衡的大国,要建成社会现代化,既要统筹协调好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系统外的各种关系,其中特别主要的是要安排好同经济建设的关系,又要统筹协调好本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全面、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重要任务,非常复杂、非常艰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从国际、国内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看,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先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发展问题做起,着力解决好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社保难、住房难等基本民生问题;实现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妥善处理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广大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环境。自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以来,特别是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强了工作力度,已经有了成效,情况正在好转,这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我们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两件大事做好了,就为社会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开个好头,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前进了一大步,可以顺势转入社会建设的第二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全面改革社会体制,大规模推进社会建设的关键阶段。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一阶段的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工作,实际上都有还账、补课的性质。因为过去我们过于偏重经济发展,各种资源都向经济建设集中,影响了社会建设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第一阶段做的两方面工作,弥补了不足,从而为社会体制改革,为大规模推进社会建设准备了基础条件。
从“十三五”(2016年-2020年)开始,要着力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拓宽社会流动渠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培育和壮大中产阶层,构造一个合理、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结构,使之与经济结构相协调[3]。
中国现行的包括社会事业体制在内的社会体制,还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之后,多数都经过一定的改革,但改革成功的不多,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这也是社会建设所以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就要像当年推进经济建设、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那样,一定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改革社会体制,必须是全方位的,包括户籍体制、城乡体制、就业体制、分配体制和各项社会事业体制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体制。
作深层次的观察,十余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国配置资源和机会的基础性力量,但是社会体制还基本上没有改革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体制同时并存,这不仅会产生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也久难解决。我们现在有120多万个事业单位,约4000万干部职工,这些单位多数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吃大锅饭”等问题并没很好地解决,服务质量不好,效率不高。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问题就解决不了。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过好这个时期的关键,是要排除一切阻力进行社会体制改革,进而大规模地推进各项社会建设,逐步实现社会现代化。过好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建设这一关,是我们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过不了社会建设这一关,就进不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中国社会建设的第二阶段,是社会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时间约在“十三五”、“十四五” (2021年-2025年)期间。为此,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为社会体制改革的成功作准备。
第三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前后,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现代型的经济结构。经过社会体制改革,中国的各项社会建设将加速发展,科学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医疗卫生现代化等社会事业现代化逐步实现,社会组织广为发展,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流动渠道更加畅通,中产阶层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体,社会结构优化,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代型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现代型社会结构,形成一个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的社会,实现社会现代化[3],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建成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然,这三个阶段并没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将会是互有交叉地进行,只是在某一阶段,重点进行某一方面的建设。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建设方案。
可以预见,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现代国家行列。现在看来,经济建设方面的趋势很好,国内外的预测都比较乐观。关键是能不能通过社会体制改革,搞好现在已经开始的社会建设。一定要通过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现代化,这将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的主要任务。[2]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J].社会学研究,2011,(4).
[2] 陆学艺.倒迫机制与社会建设的新突破[N].北京日报,2011-10-24.
[3] 陆学艺.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