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访问量: 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三农要闻 农村经济 农村政治 农村文化 发展实验 实验基地 域外经验 农村发展数据库 农耕文化博物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罗兴佐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2013年01月24日 | 作者:罗兴佐 | 来源:三农中国 | 【打印】【关闭

——读贺雪峰新著《乡村的前途》

罗兴佐

新农村建设是当下政策部门和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话题所要回答的是中国农村将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战略性问题,因而,讨论不仅热烈,而且各种观点相互争鸣。这种热烈而又活跃的讨论有益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探索。贺雪峰教授《乡村的前途》的出版为人们思考、探索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视角

总体来看,当前学界和政策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探讨有以下几种理论视角和观点:一是以林毅夫为代表提出来的新农村运动思路。其侧重点主要是通过在农村拉动内需,刺激农民的消费来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主要策略是在农村进行基础建设投资,改变农村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基础性条件,并且,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亦能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二是以温铁军为代表的、侧重于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温铁军认为,中国的发展有两个结构性问题:一是人地矛盾长期存在,二是城乡二元关系长期存在,因此,小农经济仍然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中占主导地位,九亿农民在短期内很难从农村中顺利转移到城市。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温铁军提出的新乡村建设理念,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试验。

与前述两种观点不同,贺雪峰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结构性位置、世界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及中国农村人口基数的庞大,决定了中国农民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在此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村庄建设成适于居住、能够安身立命的社区,农民能自由往返于城乡之间,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和蓄水池。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是文化建设重于经济建设,其核心是构建起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相契合的新型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基于这样的背景,新农村建设讨论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国农村发展有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二是各种道路选择具有什么样的现实可能性。

从以上两个问题出发,贺雪峰认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的。

首先,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速度缓慢,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城市化却相对滞后。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以出口加工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仍然是资源消耗型的,附加值低,利润小,这种发展模式难以带动城市化。“因为中国劳动力数量是在太过庞大,仅仅目前集中在沿海的数千万农村劳动力加工的初级加工产品,就彻底改变了世界市场上初级加工产品的供求关系,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再进入这些出口型加工业中来,就没有大的空间,出口加工业不能成为将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1]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小农难以抵御社会各种风险,必须通过在村社内部建立文化认同,才能确立农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小农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消费文化观在农村社会缺乏经济基础。在此前提下,农民要想获得可能的理想生活方式就必须倡导如费孝通所言的消遣经济。这种生活方式强调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独特性,主张每个人在村社内部获得认同,从而达到村社内部的和谐。

再次,当前,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宏观战略为农村的重建提供了巨大的现实可能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实行挖农补工、发展城市牺牲农村的发展战略,导致了GDP的快速增加,但农村的状况却越来越破败、萧条。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片面发展观,导致了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重和农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值得庆幸的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强调科学发展观,突出城乡统筹发展。这一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方向。有了这样的方向,进一步的探索就有了广阔的空间。

以上三个方面表明,中国独特的历史与现实前提决定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可以、也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要倡导一种与消费主义不同的新的生活方式。如贺雪峰所言:“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一定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这是一种强调主体体验和人际联系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农民不一定特别有钱,却可能因为有生活的主体体验而生活充实。”[2]

新生活方式的核心是确立乡村本位的价值观

一百多年来,现代化诉求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但人们对于中国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这个问题,争论却从没有停息。中国是作为一个庞大的农业社会而开始其现代化历程的国度,农村不仅地域广大,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农村现代化这一话题比中国现代化显得更为复杂,也更具争议。梁漱溟从中西文明的差异构建起中国乡村社会的生活理想,晏阳初希望以西方文明来改造中国农民的生活,而费孝通则将乡村社会的发展寄托于乡村社会的工业化。这些不同的主张,尽管分析问题的前提有差异,但都因应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今天,当历史发展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时,我们何以因应我们所处时代的问题?贺雪峰以为,新生活方式的构建是最现实、也是最有希望的选择。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构建的新农村建设,其核心是确立乡村本位的价值观。以乡村为本位的价值观,就是要重建乡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在西方的现代化逻辑中,乡村代表的是落后的传统,是现代化的反面,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要彻底否定、消灭这些反面,因此,自从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浪潮后,对乡村社会的批判就成为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乡村社会被现代化的逻辑彻底排斥,乡村社会成为保守、落后、封闭、愚昧的代名词,相应地,乡村社会生活被视为需要抛弃、不为人所齿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携带着现代化的巨大成功而对乡村社会失去理性的批判,并不足以在我国乡村社会构建起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因为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支撑不起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中国8亿多农民,13亿人口,劳动力总数比西方七国集团的人口总数还多,站在这个角度去考虑中国的现代化,目前的现代化其实是很成问题的。中国目前发展战略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是建立像美国那样消耗资源的现代化国家。这没有可能。”[3]

以乡村为本位的价值观,就是要在乡村社会确立起农民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是“温饱有余、小康不足”,这种状况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保持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关键在农村,而农村能否成为现代化建设蓄水池和稳定器,关键又在于农村能否留住人,使农民能够并且愿意往返于城乡之间。为此,必须倡导乡村生活的合理性,使生活在农村中的人感到有尊严。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生活越来越受到货币经济的冲击,老百姓也都在想方设法地多挣些钱,人际关系日趋理性化,乡村生活的合理性及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破坏和质疑。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就是营造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其核心就是通过建立社会文化性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个体层面上增加人们之间的公共交往,使农民在这种交往中获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社会层面上再生产出村庄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一旦中国9亿农民可以过上不离开田园牧歌的、不离开初级群体的及不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以人为本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则中国9亿农民实践着的这种生活,就不仅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农村稳定的根基,而且可能为今天已经走入迷途的资本主义文明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与古老东方文明相联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己内心世界和谐相处的中国道路”,[4]从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目的。

以乡村为本位的价值观,不是要排斥城市导向的消费主义,而是希望构筑起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从文化方面再造农民的福利。在当前的农村发展中,消费主义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最要害的是农民没有足够多的货币去达到消费主义的标准,而消费主义却日益成为一种支配性力量,并且开始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主要标准,这样一来,大量的农民被抛弃在现代化进程之外,造成社会结构的“断裂”,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在文化上再造农民福利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尊重农民的本体文化价值,照顾农民对人生价值的定义和关怀,并为农民建立可欲的本体价值观。”“只有当农民认为人生有意义,没有枉活一世时,农民才会对生活满意,才愿意忍受生活中的相对苦难,才会充满对未来世界的憧憬。”[5]确立以乡村为本位的价值观,正是试图构建起与农村社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相契合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努力。

新生活方式的构建是一项创造性的社会实践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关注较多的是物质层面,如基础设施、村庄改造等,如何在物质发展的同时通过文化层面的建设来树立村社本位的价值观,并以此构建起一种真正符合农村社会的生活方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这个任务解决不好,新农村建设的本体意义将难以落实。

贺雪峰是国内较早关注乡村建设的学者之一,在该书的后记中,他自己对此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从2002年开始,他和他的一些同仁就致力于乡村建设实验,在湖北洪湖和荆门的六个村庄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和老年人协会建设实验。这些目前仍在持续的实验,不仅仅是研究的深化,更重要的在于探索乡村建设的可能道路。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没有任何现成的方式可以照搬照套。这种伟大的实践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处境出发来探索适合各地农村不同情况、行之有效的、与农村生活关联性较高的新农村建设道路。这需要全社会来探索、实践、创新。

 [1]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第3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自序,第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第31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自序,第3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第55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