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访问量: 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三农要闻 农村经济 农村政治 农村文化 发展实验 实验基地 域外经验 农村发展数据库 农耕文化博物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农业技术经济学
2012年02月04日 | 作者:张冬平 |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1-1 | 【打印】【关闭

 

 

 

内容简介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近30年的学科建设,尽管还在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总体来看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基本成熟的学科。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的初衷就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不讲究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只追求高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加以修正,并从理论上对实际农业生产进行指导的理论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初期,仅仅是用现代的数量方法对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进行经济评价,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性不断增强,实践性更加具有特色。

目录

1 绪论

1.1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

1.2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

1.3 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趋势

2 农业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2.1 农业技术特征和功能

2.2 农业技术供给

2.3 农业技术扩散

2.4 农业科技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原理

3.1 经济效益原理

3.2 农业技术要素配置原理

3.3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递减

4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4.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 绪论

1.1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

1.1.1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与发展

农业生产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一样,都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不论生产水平如何,只要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便会有相应的技术方式,如农艺措施、生产技术体系、开发建设方案、技术政策等。技术方式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又会直接影响或决定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由此可见,技术是贯穿于经济活动之中的,而经济又渗透于技术的实践之内。所以,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不同水平的技术评价、方案选优、效益比较等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很早就客观存在着。但是,技术经济作为一个科学范畴,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条件后才形成的。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基本上以个别劳动者的体力为基础,生产主要靠直观经验。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取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产品,而不是为了进行交换。所以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人们不计算产品的价值量,也不要求对投入和产出进行量的比较和分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社会化,农产品变成了以交换为主要目的的商品。生产者重视价值观念,他们经营的目标是为了盈利。由于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品化,生产既要及时掌握经济信息,认真选择项目,发挥优势,又需要进行精确的成本该算,以便从产值、成本、价格、利润等的相互消长关系中,研究投入和产出间的变动比率,分析经营目标实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