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访问量: 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三农要闻 农村经济 农村政治 农村文化 发展实验 实验基地 域外经验 农村发展数据库 农耕文化博物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三农要闻 >> 正文
 
    现代气象给农民安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2011年09月07日 | 作者:田明 |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 【打印】【关闭

知晓老天脸色 种田更有底气

村民在展示栏前了解预防气象灾害知识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6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今天最高气温32~33℃,气温持续回升容易滋生各类病虫害,村民们应注意加强防治……”8月31日上午,中牟县全店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预警大喇叭响个不停,农气信息立刻传到了全村的家家户户。

 不仅有预警大喇叭,全店村的村头还竖起一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随时预报气候变化,预警雨雪、大风灾害,村民下地前都会驻足了解当日的天气情况。

 把“气象台”搬到田间地头

 “夏季雨天田间及时排水排涝,冬季低温大棚要加盖草苫,农气信息都会第一时间通过村里大喇叭、手机短信、村头显示屏让村民早知道。”

 提起中牟县气象局给村里安装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正在整理大棚的全店村村民全润成乐得合不拢嘴:“蔬菜大棚最怕大风,过去遇到大风极端天气,大棚被掀翻,造成不小的损失,往往灾害过去了一两个小时才能收到天气信息。”

 “现在好了,一遇灾害天气,我们马上就能收到信息,加固大棚提前预防,种蔬菜更有底气了,今年俺打算再上两个大棚。”

 让村民随时知晓风雨

 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全店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整洁的房间内,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挂着的两块巨大液晶显示屏,只要打开电脑,气象部门的农气信息就会立刻显示在屏幕上,桌子上摆着接收器,遇到灾害天气,从县里发布的预警信息只需3分钟就能传到全县各村。

 “即使晚上没人值班,任何时间,县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息也能通过接收器自动播报。”全店村村支书全自红说。全自红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村里的气象信息员。一旦暴雨、洪涝、冰雹来临之前,他的手机都会接到气象局发来的信息,然后由他及时播报告诉村民。

 每个乡镇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每个乡镇人口密集区安装一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村村有气象预警大喇叭……这是我省11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中牟县,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所描绘的一景。

 破解农村气象“最后一公里”难题

 中牟县狼城岗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站长弓增志说,气象部门提供的精细化农用气象信息让农民生产省心又省力。预警系统的建立真正破解了农气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了农气信息发布滞后的问题,使天气预报、农气信息的针对性不断增强,“触角”不断向村头延伸,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牟县气象局局长李敏认为,要解决农村气象“最后一公里”这一问题,村村应建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包括气温、气湿、风速、风向)。

 据悉,随着我省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开展,将大大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各地直通式精细化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更有效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气象预警信息、农业农情信息等,使各类服务信息不断向村一级延伸,“进村子、到田间、下地头”,覆盖到我省各个边远地区的偏僻农村。

    

 ■记者手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省有着“中国粮仓”之誉,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乡村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直通式精细化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将过去靠农民找信息变为现在主动将信息传递到农民手里,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让广大农民能够获得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气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