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走进城市,他们怀揣梦想,却总觉得城市的繁华离他们很远;他们渴望认同,但又很难逾越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14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记者冯 芸)9月13日,团省委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为主题,开展了“面对面”活动。100余名新生代农民工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探讨——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梦想在城市绽放得更加绚烂。
“城市的繁华与我们无关”
截至目前,河南省农民工群体共有2400万人,其中“80后”、“90后”农民工达1500万人。河南佰特药业公司的职工刘云就是其中一员。
出来打工后,刘云偶尔想出去打打球、看看书,却发现没有合适的场地,“很多地方都要收费”。工作之余只能和老乡聊聊天,要不就是上网,生活很单调。“城市很繁华,但与我们无关。”
何剑光则更关心哪里能参加技能培训。他说,自己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干电焊的工作。他总想提高自己,从而能有更好的工作岗位。“渠道很少,我们也不知道去哪儿报名。”
农民工如何维权、子女上学怎样保证、能否开建农民工经适房……来自潢川的黄德宝更是一口气抛出了六个问题。
现实中,越来越多像刘云、何剑光、黄德宝一样的新生代农民工,显现出了他们的迫切需求:他们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最初是为了挣钱,但逐渐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希望能融入城市,享受现代都市的文明。
融入城市更需内心强大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明显增强,所以要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引导。
省政协委员翟建宏说,城市文化设施匮乏较为普遍,但精神生活不能仅局限于文化设施上,多读书也是提升自己的一个有效途径。
“要想融入城市,更需要强大的内在精神。”省政协委员刘哲说,前一段在网上看到,一个农民工怕身上的雨水弄湿公交车座位,而坐在了车厢内的台阶上。“你们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要为自己感到自豪。”
省政协委员张树才则表示,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把他们的声音带到“两会”
团省委书记侯红表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如何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技能和实现自身发展。此次活动后,团省委还将组织调研,把新生代农民工的呼吁和诉求收集起来带到省“两会”上,希望最终能够出台一些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以改善他们的文化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