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回村里去,和一些朋友议论农村情况,听到了不少他们的心里话,概括起来为“五盼”和“三怕”。
“五盼”是:一盼“科技强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多提供和传授适宜本地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实用技术知识。二盼“流通富农”。各级部门要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买难卖难的问题。整顿农村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产品,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三盼“服务帮农”。村民企盼增加多功能、系列化、全方位的农业服务组织,呼吁加强对各类农业服务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四盼“法制护农”。加大普及法律下乡的力度,让农民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自我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五盼“党建保农”。村民盼望加强村干部教育,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同时,农民也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之怕,最根本的是担心正在推行的新农村建设能不能尊重农民意愿,能不能切实为农民的利益着想,能不能真正给农民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
村民的“五盼”和“三怕”始终让我难以忘怀。农民盼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企盼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农民怕什么?就是担心一些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形式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是党中央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实现这一蓝图,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推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防止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必须认识到,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企盼什么、最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忽视这一点,就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虽然轰轰烈烈,投入大量资金,付出巨大努力,但却事倍功半,没有实现预期目的,甚至引起农民的抵触。